Feeds:
Posts
Comments

Posts Tagged ‘敦煌’

同水不同价

敦煌市民老对我说这里很缺水,我也知道处于沙漠地带的敦煌降雨量非常少,蒸发量却高出60多倍,而且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但在敦煌住了好几天,一点也没觉得用水不便。

我住宿的青年旅舍,每天无限量地供水给顾客们洗澡洗衣服,从不缺饮用水;另外,城市里绿意盈盈,流过市中心的党河还可以在端午节时举办赛龙舟,身在沙漠边缘,却没有用水困难,这大概是绿洲的魅力之一吧?!

但当我去到了敦煌管辖下的周边地区,才见识到了水资源分配不均,同水不同价的状况。

为了乘坐火车直达新疆的吐鲁番,我须先到敦煌市区120多公里外的柳园,这是一个围绕着矿业而生的小镇,周边沙漠里有不少露天开采的钒、铁、金矿等,小镇是矿石的运输枢纽,也是矿工们闲时过来吃饭放松的地方。

柳园镇上只有几条主要街道,挤满了两三层楼高的店铺,小镇里典型的方块状建筑物,都有着看起来像浴室里用的白色瓷砖却贴在店面的外观。镇上最多的生意,除了经济实惠的小饭馆,就是洗浴中心和按摩场所。 (more…)

Read Full Post »

在敦煌市临近沙漠里冒着烟的工厂。

 

在敦煌呆了几天,实在对被围栏圈起来,搞得像游乐场般的景点感到厌倦。 

试着想象一下,一片壮观起伏不平的沙丘里,人工地铺上木板天梯方便游人轻松的抵达沙丘顶端,之后再坐滑板往下溜,沙丘上方还有小型电动飞翔机轰隆隆的把倒影印在沙漠上,不远处传来饭店歌舞厅的文化节目表演的音乐,确实是结合景点娱乐一条龙式服务。 

但我提不起劲去玩,看景点看到有点审美疲劳,于是今天在城里胡乱转转,想拍一些街景照片,看看市民们的日常生活。 

无意间逛到党河边上,这个被称为敦煌的“母亲河”,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因为一个水库的建设几乎断流,河床几乎完全暴露在外,成了市民扔垃圾的地方;但是数年前,地方政府搞了以一个改造工程,把水引到河道里形成一个蓄池般的地段,在河的两岸建设了休闲区,现在被命名为“党河风情线”,是市民晚间饭后溜达闲聊跳舞的好去处。 

但是中午大太阳的,党河两岸没有人气,只有在岸边上一个小巴汽车站周边的树荫下,稀稀落落地蹲着坐着一堆人。我闲着无聊就走过去攀谈。你们是司机吗,不用开工?不是,我们是乘客,等发车时间。都去哪儿呢?到工业园去。远吗?不远,一小多小时左右就到了,在市郊区。 

工业园有什么可逛的吗?这时,跟车员过来了,说工业园可好了。乱七八糟的什么工厂都有,沿途上还会经过葡萄园,棉花园,上车吧,去看看。我被忽悠得二话不说就跟着去了。 (more…)

Read Full Post »

敦煌鸣沙山景区里的游客骆驼队走在古丝绸路上。

 

六十岁的屈大叔在童年时,每年佛诞都去敦煌市南边的鸣沙山赶庙会。那时,被鸣沙山环抱的月牙泉边上,有一座道庙,里面摆满了封神榜里形形色色的仙人塑像。临近居民们骑着驴儿赶着骆驼前来上香供佛。庙外搭起了戏台,周边有小摊卖点小吃糖果等,好不热闹。   

鸣沙山其实是耸立在沙漠里的大沙丘,在三座沙丘之间的沟里,有那么一湾形状像月牙般的泉水,当年迷信的居民认为泉下居住着海龙王,进了这池子的人会出不来,被龙王招去了,对月牙泉又敬又畏。   

屈大叔说,孩子们都不敢下水,但喜欢在周边的沙丘上赛跑,看谁能最快地爬到最高的沙丘上;等大伙儿都已经爬到顶端后,一起从沙坡高处往下滑,滚动的沙子发出鼓角般的响声,好像沙丘正在鸣叫。   

当年只有在佛诞、端午或儿童节时前来鸣沙山的屈大叔,现在天天蹲在鸣沙山脚下,因为他有任务在身。每天早晨7点至晚上9点,他手里拿着扩音器,坐在被围栏圈起来的沙丘脚下,盯着不让游人在没有买门票的情况下翻围栏进入鸣沙山和月牙泉景区。  (more…)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