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丝绸之路, tagged 叙利亚, 宗教, 丝绸之路 on November 9, 2011|
Leave a Comment »
叙利亚作为丝路最西端的一站,号称拥有世界上两座最古老持续有人居的城市——大马士革(Damascus)和阿勒颇(Aleppo)。这个和时间一般老的国度,是在各种文明冲突交汇中成长起来的。

阿勒颇城堡内的一角落。
大马士革古城里有一家名叫Naufara的茶馆,它经常席无虚座,顾客包括胡子花白的老头儿,衣着时髦的年轻男女,也有像我这样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客人们边饮茶喝咖啡边闲聊,有人吃小点心嗑瓜子,也有人呼噜呼噜地抽水烟。
各种声量交杂的茶馆里,却有一把宏亮的嗓门凌驾在其上,来自坐在一角平台上的说书人(当地称Hakawati),他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硬皮书,激情高昂地朗读着;突然间,他一声吆喝,手里多了一把剑,赢来片刻肃静和全场目光,而托着茶盘穿梭在客人间的服务员,忽地伴随着说书人挥剑的韵律,高声吟唱了一两句,换来啸声四起和鼓掌。
随后大家又各顾各地忙乎,而说书人继续朗读着当地人再熟悉不过的Layla和Majnun传奇,这是阿拉伯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爱情故事。每每说到精彩处,当地顾客会高声呼应叫好。当地人光顾说书茶馆并不是为了听新剧上演,而是不断回味传述了多个世纪的英雄事迹或爱情传奇,在熟悉的字句间持续唤起新的激情。
Layla和Majnun这个棒打鸳鸯的故事,据说按真人真事改编。远在7世纪,立都于叙利亚的倭玛亚帝国境内(Umayyad),有一名叫Qays的诗人,他爱慕的女子因家族反对违心下嫁他人,悲痛的诗人从此自我流放于沙漠荒野中,在山石间刻下一句句思念的诗词,在民间广为流传,后被波斯文人改编成剧情曲折的家族纠纷爱情悲剧,传诵至各国。
我是在印度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它被搬上宝莱坞的大荧幕。之后,我游历到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地, 也有Layla和Majnun的身影。当我来到故事发源地,偶然在说书茶馆再次听到他们的事迹,我心头突然涌现一种莫名的感动。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文化里按当地民情变幻演绎着,打破区域语言的界限打动人心。
这跟丝绸之路上,各方人种货品文化串流,在各地互换交融形成多层次的文明一般。而叙利亚作为丝路最西端的一站,号称拥有世界上两座最古老持续有人居的城市——大马士革和阿勒颇,正是在各种文明冲突交汇中成长起来的。 (more…)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