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了一整天,终于等到来自阿富汗的回音。当奥马和卡利尔两兄弟找到机会给我回复电邮时,坎大哈已经陷入“围城状态”48个小时了,而且迹象显示还将持续下去。
虽然收到邮件前,我已经从网络新闻上获知,塔利班从周六开始对坎大哈展开了强大攻势,多个政府建筑物遭到轰炸,战斗直升机空中盘旋,城里枪弹、肩射导弹横飞;但是,直到看了他们发自现场的邮件,才知道现实状况比想象中还要糟。
哥哥奥马和往常一样,直接把当地NGO保安机构发出的安全警示报告转发给我,在报告后面,他只加了一句话:“奥萨马本拉登死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安全状况更坏了。”接下来,他的电邮直接转入话家常,说说他两个孩子最近在学校的成绩如何,他们都喜欢那些科目等。
局面越是严峻,越需要冷静,日子也要如常过下去——这是奥马一贯的作风,这也是许多阿富汗人,因过去30多年来都在大大小小、断断续续的战争中度日,而学会的生活态度。
弟弟卡利尔的邮件,则比较详细地描述了现场的惊悚和混乱。他写道:“我从来没见过坎大哈比现在更糟的状况。”
先是大约在一周前,坎大哈的一所监狱发生500人逃狱事件,其中包括许多塔利班份子。然后从前天起,发生了至少40起自杀式爆炸攻击。接着,不论是塔利班,还是政府军和国际联盟军,都在城里采用重型武器互相搏杀。另外,又有塔利班潜入一所学校,劫持了数百名学生。
目前,全城的交通公路封锁。卡利尔说今天早上,他们是抄小路,步行进办公室的。虽然NGO保安机构已经发出忠告,让坎大哈所有的NGO暂停工作,等情况稍微稳定后再行动。但是,要进办公室才有网络, 才能跟国外总部及时报告紧急状态。
这次塔利班大规模的攻势,采用的行动名称为“巴达尔”(Badr)。这是一个有宗教含义的名字,它是伊斯兰教历史里的一场圣战。一千多年前,穆罕默德带领着大约300名随从,在麦地那和圣城麦加之间的城市巴达尔,和1000多名异教徒交战。
这场战争中,穆罕默德的军队明显处于弱势,大多人都没有武器,而对方不论是人数、马匹、骆驼、和武器都多出很多。穆斯林们相信,是因为神明的介入,穆罕默德的军队最终获得大胜。
今时今日,在坎大哈对持的双方,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信徒和异教徒之间的交锋,塔利班宣称,即便是阿富汗穆斯林,只要他们跟政府及国际盟军合作,不论是生意人跟政府或美国机构签了交易合同,还是拿国际基金办NGO的,都是他们的攻击对象。
“目前生活在坎大哈,精神永远紧绷着。”卡利尔在邮件中说。他回想起5年前我在坎大哈和他们一家渡过的日子,虽然当年也时不时有自杀式爆炸案,也有街头火拼,但和现今相比,当时就好像是“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时光,而童年飞逝得太快了”。
他写到后来说,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再次相会在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环境里。信件的尾端,他献上祝福语,并让我跟我身边每天接触的人们问好,即便他完全不认识这些人。但我能理解他的用意,活着的每一天,只要是身边有交流的人,就应该互相问好祝福,谁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
但我如何能够转身对坐在我身后,忙着在电脑前敲字的同事们说,我有一位阿富汗朋友向你们问好,而不让人觉得唐突呢?于是我选择了在这里,把他的问候和祝福献给大家,至少你们通过我的博文对他有那么一丁点的认识。同时,希望你们也能祝福他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就好。
我还记得他们从前如何照顾你的善良,而现在局势已经恶化到这样,很感叹。我不能为他们做什么,也托你告诉他们,有不认识的马来西亚朋友默默为他们祈祷,愿他们平安。宗教啊,原本的善与美,为什么变成了血迹斑斑。
谢谢,我会转告他们,我相信他们会很高兴的。
为他们祈祷 ~ 希望和平赶快降临… 别再打战了 T^T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条性命 再战争里性命犹如杂草 …
是的,确实希望阿富汗能够早日恢复和平,但是心底深处我却很悲观。那里有我牵挂的朋友,所以我会更加关心,而目前还有很多地方也在战争之中,那种相同的under siege的状态,即便我亲身经历过一点点,还是无法想象长期处于那种生后状态。
天啊,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没有太多可做的,虽然也可以通过捐款给那些在战地如阿富汗等地有人道援助项目的NGO,但那也只能出一点点的微薄之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