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Posts
Comments

Archive for May 8th, 2011

阿富汗北方山多,但山区到处都是地雷陷阱。

今天我给远在阿富汗坎大哈的友人写了封电邮,问问他们最近好吗?奥萨马本拉登的去世,是否给当地带来了不便或安全问题?是否出现了报复式的枪械爆炸袭击?最近是否还需要经常前往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边境去办事儿吗?

其实在还没有得到答复前,我就已经在网上看到新闻,昨天周六,坎大哈市中心一整天在枪弹爆炸之中度过。六个政府部门的建筑物被武装分子分别攻击,8人死亡。塔利班已发出声明,称这次的攻击是由他们发起,并表明奥萨马本拉登的逝世,不会改变或削弱塔利班持续抗斗的士气和势力。

我查了查邮箱记录,最后一次和奥马及卡利尔两兄弟通信是今年三月底4月初。当时他们就已经告诉我,坎大哈和边境的安全问题每况日下。他们两在做的NGO工作,有许多项目必须被取消或暂停,除了经费问题,最大的原因是无法确保员工和参与成员们的安全,尤其是一些涉及妇女扶贫技能培训的课程终止了。

奥马今年初患上短期失忆症,这是因为一次前往边境出差时,遇上了游击队和官方军队的枪火冲突,脑部受到震荡,一些近期发生的事记不起来,又或者变得有点健忘。庆幸的是,这只是短期的后遗症,医生说会康复的。一定要好起来啊,我每每想起这事就会在心中默念,因为我不知道应该向谁祷告好…… (more…)

Read Full Post »

Ozoda奶奶和她的女儿Firozah以及孙子们。

每当我和朋友们分享一些我在路上和各国当地人同住,受到当地人们眷顾的经历时,不少朋友的反应相同:“你怎么老是遇上贵人呢?”

说实话,我也有同感。我总觉得我在路上时的运气超好,好得我都害怕有限额的运气会全搭在路上了。是否因为我总是只身一人、又是个女的、健谈、爱笑,所以不同国籍的当地人觉得我需要照顾呢?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有时候,我真的很庆幸在需要时,这些贵人们的出现。就如我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后的第四天,在前往首都塔什干的路上,遇上了年过七旬的Ozoda。要不是这位老奶奶在我生病时,带我走入一个温暖的家,跟她的家人一起度过节庆之余,还有赖她的细心照料,我才能缓过来继续上路。

遇上Ozada奶奶纯属偶然。我从费尔干 纳坐上了一辆共乘的出租车,老奶奶和她的儿子是乘客之一。一路上我断断续续地用我很烂的俄语和他们聊天,其实我在回答了几个基本礼仪的问题后,已几乎用完了过去一个月里学来的俄语词汇,之后我更多用微笑和肢体语言来沟通。

老奶奶其实话不多,也许年纪大了,长途颠簸和炎热的天气让她在车里一直打盹,但她的儿子很健谈,说到后来我被那滔滔不绝,大多听不懂的俄语催眠得昏昏欲睡。

车子开到半路,司机说需要添汽油,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搞不明白为什么走长途的汽车,不在启程前添满油,非得中途停车。而在乌兹别克斯坦,一个产油甚至出口石油的国度,加油站却有限,司机总要排长队等好久;这一回,我们站在路边等了2个小时多。

等待的期间,我向奶奶的儿子借手机,给塔什干的一家小旅店打电话预订床位,因为听说首都的酒店都很贵,而那些少数便宜的经常客满。正当我以为这回的运气不好了,没能订上床位或房间,老奶奶在一旁听了我的困境后说:“不需要找酒店,来我家住。” (more…)

Read Full Post »

费尔干纳盆地盛产谷粮和水果。这里的西瓜、甜瓜、葡萄都很棒。安集延*产的梨更是没有任何地方能比。马尔吉兰*的石榴,被称为“大籽”,甜美无比……——《巴布尔回忆录》(*注:今日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费尔干纳盆地的城镇

《巴布尔回忆录》英译本封面

当我第一次翻阅这本写于15世纪的自传《巴布尔回忆录》(Baburnama,按照波斯语直译为巴布尔的故事),总觉得巴布尔的书写方式很别扭,经常会突然打断故事情节,接着长篇大论地描述各地生产的水果,很详细地比较什么地方产什么水果、形状大小、色泽如何、味道如何等。

直至后来我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后,才体会到水果在当地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水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食品,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我开始理解巴布尔对当地水果的思念,也感谢他让我知道,在乌国时应该在什么地方买那些水果。当然,他教会我的,不止这些。

说起巴布尔,大多数人不会马上联想到乌兹别克斯坦,反而脑海里会浮现印度。这位时而被称为嗜血的暴君,时而又被视为有文学气质的军事家,他最为人知的事迹,是在印度被英国全面殖民前,创建了最后一个庞大的王朝——莫卧尔王朝(Mughal Empire),以印度今日的旧德里为首都。

我第一次“认识”巴布尔,是在大学先修班的伊斯兰历史课本中。他出身于今日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却有着成吉思汗的血统,因为当年蒙古大军横扫西域,抵达中亚一带驻扎下来后,成吉思汗的儿子和当地的突厥人通婚,形成一支被称为Chaghatay的族人,巴布尔的母亲就是来自于这一族。当巴布尔于1483年出生时,当地大部分的居民,包括在当地繁衍的蒙古人后代,都已经皈依伊斯兰教。 (more…)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