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到新疆喀什的游客,都会在周日到活畜牲市场去“观光”。喀什土生土长的阿布杜在陪我去这个市场参观时,对此旅游路线感到非常不解,他问道:“你们游客都是怎么知道这个市场的,我都不知道。”
当我告诉他,几乎所有中外的旅游攻略书籍或网站,甚至游客下榻的旅舍,都推荐这个一周一次的大规模牲口买卖,他更加费解了,“真不明白为什么旅游书推荐你们到特别乱和脏的地方观光。”
阿布杜是喀什的城里人,虽然吃着羊肉长大,但也不曾这么仔细地逛过牲口市集。这个露天的市场按不同的牲口分成多个区,入口处卖的是牛,接着是羊,最后是驴和马。穿过不同的区域,将听到不同的动物叫声,闻到不一样的粪便味道。
市场的其中一个角落,还有各种小吃摊子,大多是以羊肉为主的食物,如烤包子、拉面、手抓饭、羊杂汤等。
在一片牛羊驴马低吟或嘶叫中,还夹杂着人们买卖的吆喝声,以及卡车和三轮摩托鸣笛的声量。在一片喧嚣中,可以见到许多国内外游客拿着各种款型、大大小小的相机,对着牲口和买卖者狂拍。有的游客为了取得更好的角度,还会攀柱子、爬卡车,从高处往下拍摄。
阿布杜不明白为什么游客们那么兴奋。其实说白了,旅游很多时候就是猎奇。游客们来自世界各地,当中来自发达城市的占大多数,那有什么机会见到这么大场面的活牲口市集,这和刘姥姥游大观园是同一个性质。
在新疆游走时,我经常听到许多游客们说不喜欢这里的大城市,觉得它们都太现代化,不是真正的新疆,还常常有人以到过没有通电或特别落后的村庄来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背包客。
搜一搜网上有关新疆的旅游图片,占绝大部分的是大漠风光、骆驼羊群、混乱的市集、土房子游牧包、穿戴民族服饰的人们等,确实,这些影像都比较抓眼球,因为它们有别于规划得大同小异的各大中小城市。
但是这也让许多没有到过新疆的人对这个地方有了一些刻板印象,搞得有些来自新疆到内地升学的人被城里的同学们问,你们在老家时,都穿着民族服饰,骑着骆驼去学校吗?
2010年7月25日
在清邁附近也有相似的牲口市场。上回也是想去,不過時間不對。那個就沒有那麼厲害,是沒有被介紹。只是讀一個人的部落而得知的。
share this link with u:
http://adamcathro.blogspot.com/2007/11/how-much-for-buffalo.html
听说喀什最近被设立成经济特区后,来了许多游人,是吗?
喀什本来就是一个旅游城市,国内外游客都不少,有不少游客还说要看原汁原味的喀什要尽快,不然等到老城改造完后,一些特色的东西可能会消失。成为经济特区后应该会吸引更多投资的商人,尤其是来自内地的。我还需要多和当地人聊聊才能进一步了解特区成立后的改变,或期待?
传统的牲口市场经过未来几年国家资金带来的轰轰烈烈的资本和所谓现代化的改造以后,这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就像:前几年我2块钱买了4个苹果,今天我4块钱买了2个苹果。
其实性口市场挺繁荣的,也是一个当地农民的买卖平台。
国家的进步是为了GDP,还是人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