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的康乐草原是我见过拥有最多围栏篱笆的草原。
铁丝网像攀岩植物般地在这片绿地起伏的高原上滋长;篱笆将草坪、绿丘、松林等切划成多个形状不一的碎片。从空中俯视也许康乐草原就像一幅大拼图,围栏是每个碎片的衔接处。
据当地居民说,这些篱笆是政府为了保护自然生态而设,约束牧民随意放牧之余,也是为了规划每户牧民的放牧地盘。有的地段是不同季节的放牧区,有的是草地修复区,有的是禁牧区,有的则开放给游客耍坝子野餐。
但这些篱笆却让我很崩溃。在这一片辽阔的草原上,却每走上十五二十分钟就会遇到另一栏篱笆的围堵。有时候,我只能沿着两排相隔不到3米的篱笆之间行走,寻找下一个铁闸门或是铁丝网已经被扯开的缺口。
这些篱笆就像迷宫似的,让我绕来绕去走不出它的掌心。有时真有一种冲动想把它撕得稀巴烂,却记得有警示牌称,这些围栏乃“举国债建设,受法律保护”。
为了寻找相对见不着篱笆的地段,减轻“围城”的心理压力,和躲避那些一见到草原就要站在山坡上长啸大吼的游客们,我只好不断地“冲关”,试图破解每一道围栏的通行令,不断往草原和松林的深处走。
有时,当我觉得篱笆终于“消失”了,却发现原来自己站在一个山洼的窄沟里,两旁都是看起来随时会坍塌的土坡;抬头往远处望,却见到像棉花团似的羊群在绿油油的山坡上,于是又举起疲累的双腿继续向前进。
当我终于接近羊群时,又觉得自己过于暴露在艳阳下,被烤的晕乎乎的。再次抬头往远处瞭望,见到另一个山头上的松林错落有致,阳光下摇摆的树影实在诱人,于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往前去。
就这样,翻了一栏又一栏的篱笆,寻寻觅觅地折腾了数小时后,我终于坐在一片松林的树荫下,闻着松叶的淡淡清香,写起了日记。
写于2010年6月14日
Leave a Reply